芷江融媒讯(记者 尹华 通讯员 杨铠玮)在芷江县城,有一家不起眼却充满温情的街边小店——“刘姐饭店”。这里,一份卤肉炒香干配紫菜蛋汤+米饭的套餐仅需12元,米饭还能免费续添。30年来,这家小店用始终如一的平价和烟火气,温暖着无数进城务工者的胃与心。
掌勺人刘国梅今年63岁,从1995年在竹坪铺村起步,到如今把店面交给儿子儿媳经营,这家小店已辗转河西三处店面。变的是位置,不变的是贴在墙上的价目表——26道家常菜中有19道标价12元,这个价格在2021年微调2元后,成为三十年来唯一一次涨价。
“我在工地干活十几年,就认准这家老店。”来自岩桥镇的周林边扒饭边说。中午11点半,20平米的小店逐渐热闹起来,戴安全帽的工人、拎菜篮的老乡挤满折叠桌。后厨里,儿子掌勺、儿媳跑堂、刘姐打配合的家庭流水线高效运转,锅铲与铁锅的碰撞声里飘出阵阵菜香。
2021年食材涨价时,刘姐把经营了25年的10元套餐调整为12元。这个决定让她失眠好几晚:“农村人赚的都是血汗钱,能少涨就少涨。”如今店里日均接待80余人,六成是像周林这样的进城务工者。有老顾客算过账:按现在的物价,这份套餐成本至少15元。
“我妈总念叨,卖贵了店开不到今天。”儿媳王金月笑着说。三度搬迁中,老顾客总能循着“刘姐饭店”的招牌找来。63岁的刘国梅已把经营秘诀传给下一代:“告诉孩子们,不管游客还是老乡,都按原价卖。”
【记者手记】
在这个扫码点餐成标配的时代,刘姐饭店用三十年写下“另一种经济学”:当城市折叠起太多消费层级,总需要有人托住最朴素的温饱需求。那些12元的饭菜里,盛着的不仅是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的韧性,更是一座城市对建设者最温柔的致敬。
责编:许敏
一审:杨艳芬
二审:许敏
三审:尹华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县应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安保维稳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梁志平在土桥镇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梁元和带队调研督导县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志平督导调研“三大盛会”安保维稳与接待保障工作
梁志平带队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及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三大盛会”重点项目建设
梁元和开展“八一”走访慰问
九届人民政府2025年第8次常务会议召开 梁元和主持
下载APP
分享到